人物写真

放笔直书写春秋 ----记盟员王永刚

【 字体:
2018-08-16 12:57:24  阅读次数:23741 次

  低调、沉默,不苟言笑。这是主永刚一贯留给我的印象。采访约了好多次,他都以忙为由一直延迟到今天。起初,我在心里是有些埋怨他架子大、使款儿摆腕儿的情绪的。及至见了他本人,访谈了一上午后,方知:他瘦弱矮小的身体里竟隐着这样一个强大健硕、执着倔强的灵魂,他人生的每一 步,包括事业、家庭及他在书法上所获得的不俗成绩,竟是全凭着一支笔,一方砚,硬生生地写出来的。

  破蛹: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王永刚的老家在黑龙江海伦县海兴乡,回忆起家乡,他说,“北大荒嘛,到现在,那里还是一个贫穷不发达的小村子。少年时期,受祖父影响,我就喜爱用毛笔写字,那时,不叫书法,因为不懂什么笔法,就是爷爷在那个年代用毛笔写信,我在旁边看着,耳儒目染地,就喜欢上了。”

  在学校里,王永刚的钢笔字写得也同样漂亮,因为有造型能力,地理课上,老师会叫他手绘地图给同学们示范。十六七岁时,他的毛笔字在当地就已小有名气了。每逢春节,不仅本村,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会拿着物红纸,找到他家,求他写副对子。“我们那儿是农业县,当时家里穷,过年有时连年猪肉都吃不上啊,我就靠着为乡亲们写写对子,换点鸡蛋、豆包什么的,给家里在口粮上添补添补。”

书念得好,在本村,王永刚是唯一一个读过高中的秀才。高中毕业后,家境贫寒的他不得不回家务农。可是生的柴瘦,当时只有七十余斤的他真的是手无缚鸡之力,更别提繁重的农活。做什么来维持生计呢?脑子活络的王永刚瞄上了乡里的画匠。

  “那些画匠,你知道吧,就是给人在家俱上画画的人。他们背着个工具箱,走家窜户,到人家里帮忙,在谁家画,就在谁家吃,有时还在人家里住,我一看,这个活儿好 啊,有吃有住的,起码吃饭不成问题了。”当时,王永刚就在心里打定了主意,这辈子就干这行了。于是,他拜了本乡的一个画匠师傅,跟着师傅学了两年,这两年的学徒 经历也为他日后的书法造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岁那年,王永刚到大石桥伯父家串门儿,刚踏上这片土地,从未出过北大荒的他仿佛看到了一片新天地。“你们这里当时那个年代虽说也不如现在发达,但是有蟠龙山公园啊,还有火车站,而且文化氛围也不一样,当时我就在心里合计,要是能到大石桥来,哪怕当个出力的工人,眼界也跟在那边不一样!”回村儿后,王永刚就拿起毛笔,给伯父写下了一封请愿信,请求伯父今后能帮自己在大石桥谋个生计。

  当时在粮食局工作的伯父真的答应了他的要求,1981年,他来到大石桥,如愿以偿地在粮库里当了一名资材工。身材瘦小,别的活儿干不动,他就跟女工们一起勉强地干些分捡麻袋的活儿。白天干活儿,晚上就住在单位的宿舍里,没事儿时,王永刚就练字,捡单位的废报纸,把最便宜的墨兑上水,兑到不能再稀的程度,一练就是半宿。

  渐渐地,粮库的领导和工友们都发现了王永刚的字写得好,当时那个年代没有打印机、没油墨,所有材料全是手写 ,粮食局有活儿时,就会叫他去帮忙抄材料,抄了几次后,局领导偶然看到夹在打材料中的一份字迹整齐、字体特別、字形漂亮的材料,不禁问起抄录者的名字。自此,被局领导慧眼识中的王永刚就从县粮库被抽到局里,给各个股帮忙,抄材料,协助当年粮食系统写粮食志。

  化茧:入泥玉管通地理,穿宵朱笔点天文

  1983年,对王永刚来说,是命运的一次转机。这一年,粮食系统成立了职工学校,勤奋好学的他又一次被选中,在学校里面担任舍务工作。在学校里工作,学习的氛围一下子就浓了起来。空闲时,王永刚就去逛书店,看书。书架上,一本本系统专业的书法字帖一下子吸引了他的目光。“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正规的字帖,从前都是盲人摸象,自己旬着感觉写字,看到那字帖上面的字,我就跟同事说, 这字怎么印得这么好?结果人家告诉我说, 这是真人写的字,全是古代的书法名家的作品。”听了同事的话,王永刚心里仿佛开了一扇窗,一下子见了光。从此,他每月都拿出月工资24块五毛七的大部分,用来买字帖、买理论书籍。买回来,就如痴如醉地照着临。

  在那个时期,王永刚每天练字都在十小时以上,除了日常工作外,他满脑子都是笔法、字形。走路,吃饭,他都在琢磨。当时的粮校里有一个操场,每天饭后,王永刚都会左手拿着字帖,右手持着一根细棍,沿着操场,边背书法的理论,边用棍子在操场的沙地上写地书。体会:如屋漏痕、如锥画沙的妙境。“你知道吗?”王永刚说:“当棍尖在沙地上写字的时候,往下写、往前走时会感觉到沙子对棍尖同时而来的推力和阻力,划过去以后,沙子在棍尖掉漏,这时,你就会慢慢体味到‘八面出锋’的真正意境,写折勾时,你要在心里面想‘折钗骨’的感觉,就是折一个银钗子吧,弯的地方必然有一段是细的,这种妙境,边写字时,你边去体悟,去力行。就会感受到:写字不仅是各种力量的汇聚,也是造物的奇迹。”就是凭着这样一种对书法入魔的劲头儿,王永刚愣是把学校的操场走出了一条小路,这也是他最初的书法之路。

  王永刚的执着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教师和学员,也被领导看在眼里,通过进一步考核观察,王永刚由一名舍务人员变成了教哲学的老师。

  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物质生活贫瘠,学校值班室里仅有一台电视机,当时正热播最火的电视剧《霍元甲》。“我们那个值班室里有桌子啊,别的地方没有,当时,学校二十几个住宿学员都挤到值班室里看电视,我为了练书法,就把电视挪到桌子的最前面,我就在电视的背面,铺上报纸,在那后面写。当时,那部《霍元甲》演得正火,对我也有吸引力啊,但是为了练字,我必须克制自己,白天还得教课,如果那个时候不练,就没时间练了。”王永刚说:“那段时期,值班室里的灯一亮就是半宿,除了老师,我还是个合格的打更人!”

  成蝶: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1985年7月,王永刚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书法名师。那一年,书法名家聂成文来到大石桥文化馆讲学。同许多书法爱好者一道,王永刚拿了自己精心临的唐楷请教聂成文。看了他的字,聂成文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你的字看起来写得很好,但是笔法不对。”一句话让一直自修不得其法的王永刚眼睛一亮。心细的他把聂成文在课堂上说的当时家的住址“沈阳市中山广场北六马路”牢牢地刻在脑子里。三天后的中午,他坐着火车找到了聂老师家的大概方位。因为当时没有电话,他就挨个街道地走,见楼就进,见人就问,能问了有几十个人吧,经过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终于打听到了聂老师家的具体住址。怕堵不着人,他顾不上吃饭,就蹲在聂成文家的楼道里等着他下班。晚上五点,聂成文回家,看到了蹲在楼口的王永刚,惊呆了。连忙把他让到屋里,对爱人李丽芳说:“整点什么来得快的,给他下碗面条吧,他中午没吃饭呢。”就这样,被王永刚执着的求师精神所感,饭后,聂成文手把手地教他临帖,为他演示笔法。直至夜里十点,收获不菲的王永刚才从聂成文的家里出来,去坐半夜的火车返桥。从此,每个周末,王永刚都风雨不误地到聂成文的家里去学书法,而聂老师也是知无不言,倾囊相授。

  1986年,王永刚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春天。在当年营口市迎春书画笔会上,他一举击败众多书法名家,成为两名一等奖获得者之一。小试牛刀便出手不凡,王永刚一下子成为当年书坛上的后起奇秀。

  从此,因了他的书法名气,团市委、人事局、组织部、文联等市里几大部门机关都慕名找到他,抽调他去抄材料,刻钢板直到1996年,早已由全民工人转为全民干部的王永刚正式调到文联,担任组联部主任。

  “应该说,我是书法的最大受益者,是书法,让我从一个农村孩子变成了一个国家干部,也是因为书法,我结识了我人生的另一半,我的爱人:栾波。”王永刚深有感触说,在我一再好奇地追问下,王永刚吐槽了一点他同栾波(现在也是中国书协会员)的爱情片段。

  1987年,王永刚在铁路俱乐部开设的书法培训班上当教师,栾波是学员。听了他的课,敬仰他的才华和为人,在其他老师的多次撮合下,两个有着共同爱好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可是,既不是本地人,又不是城里人,年龄呢还比栾波大了6岁,个头又不高。起初,栾波的父母对王永刚并不认 可。经过了一番极其严峻人品及才学考察,王永刚才被岳父接受。

  婚后,对书法同样痴迷的夫妻二人共同追求,一起到沈阳向聂成文学习,到省书协去取经。如今,一直苦练怀素小草千字文的栾波也成为我市女书法名家,作品在全国多次入展获奖,并走出国门,到日本进行书法交流。

  事业、家庭皆缘于书法,在大石桥这片土地上,王永刚开花结果,价值得到充分认可。他的作品开创了我市连续十五年入选国家级书展并先后六次获奖的书法创作业绩,荣获第四届全国楹联大展奖,辽宁省首届书法兰亭奖和营口市文学艺术攀登奖等各种奖项五十余次,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赛三百余次。近几年,为了回报第二故乡,王永刚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书法之乡的发展建设、书法创作培训基地、老中青书法的普及和提高,及书法家协会和书法繁荣的具体工作任务上。

  “在全国书法艺术都日渐繁荣之际,如何在书法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市虽然已经是书法之乡,但我们还面临着考核复检,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书法之乡真正发扬光大。不仅氛围日浓,也同样要提髙人们对书法欣赏的能力和眼界,让书法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我市有丰厚的书法底蕴,市书法家协会包括南楼、建一、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市直机关工委等二十一家分会,会员达 546人,书法学习氛围浓厚。近几年,我们通过书法进校园、企业、军营、社区、农村等活动,让书法走进千家万户,践行书法进万家活动,为冲击今年四月的第十一届全国书展,目前,我的首要工作就是全力以赴,组织好全市的骨干作者和书法爱好者参加省、市的观摩和交流,争取截稿前把作品选出来、邮走参展。”

  说罢,王永刚应邀在六尺横幅上写下了飘逸的大字行草:“天道酬勤”。我想,这四个有力的大字不仅是王永刚对自己书法人生的一种真实总结,同样,透过这几个字,通过他的故事,笔者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有一个阳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对困难永不言败、对梦想勇于追求的进取心,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地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地实现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的那个精彩而充盈的梦。

  2015年,王永刚当选新一届大石桥市书协主席,在他的领导组织下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工会杯”书法临帖创作展等系列书法活动,为“书法之乡”的发展建设和我市的文艺繁荣继续发挥着、奉献着。


  2014年—2016年  被连续评为大石桥市“优秀公务员、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提案者”


  2017年  为政协营口市第十三届委员。同年荣获辽宁省政协委员书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5年—2017年  被连续评为民盟营口市委“优秀盟员”。


  2016年  参加民盟营口市委“不忘初心、继续同行”书法展。

  2017年  参加营口统战“不忘初心、携手筑梦”文艺演出,现场书写书法作品。同年被聘为民盟营口美术院副院长。


  2018年  参加民盟营口市委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征文,撰写《不忘初心,携手筑梦》刊发在2018年第二期《营口盟讯》。